铜管加工方式及铜管管材材质选用
{一}、铜管加工方式
铜管加工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类。如挤压制造管坯、斜轧穿孔等方法都是将管坯加热到远高于铜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变形加工的,从而管坯。管坯则在常温下用冷轧、冷拉方法制成管材。这种传统的工艺不变沿用至今。到目前还在应用的以挤压供坯法为主,这是一种传统的紫铜管供坯法,其生产工艺是将电解铜熔铸成实心圆锭,然后在加热炉加热至850以上,逐个进入挤压机挤压成管坯,然后再通过冷轧或多道次直线拉伸至圆盘拉伸所需管坯。挤压分高挤压比和低挤压比两种,二者均有细化的晶粒组织及良好的表面质量。高挤压比挤出的管坯规格较小,壁厚较薄,可直接在连续式直接机或圆盘拉伸机上进行加工;低挤压比挤压可采用大铸锭挤出大规格管坯,然后用冷轧管机进行延伸加工。对于尺寸规格相同的铸锭、高挤压比需要的挤压吨位较大,且挤出的管壁厚公差很大。目前在我国非常流行的是连铸连轧供坯法,这是一种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型供坯法,其生产工艺是将水平连铸的空心管坯定尺切断铣面后直接送进三辊行星轧管机轧出较小直径薄壁铜管。由于三辊轧管机可使轧出的铜管无转动,故很容易在线收卷成盘。它的特点是生产流程短,取消了再加热和挤压工序,无论在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投资、降低成本诸方法均占有优点。连铸连轧可提供大于1500公斤/盘的管坯,这是挤压法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大盘重管坯为后序工序的拉伸加工提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连铸连轧生产线从初期的到投人生产,从只能生产厚壁管到成为薄壁管的主要供坯工艺,这期间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坷、经验和教训,在我国有关从业人员的努力下,这一工艺正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二}、铜管管材材质选用
(1)建筑给水散热器铜管为紫铜管,又称纯铜管。紫铜管材有多种牌号,如T1,T2,T3,T4,TP2等,从建筑给水角度考虑,应采用TP2牌号的管材。
因TP2含磷0.015%-0.04%,T2不含磷,且T2含氧量为TP2的6倍。
含磷有利于钎料的流动,使焊缝牢固,磷还能够降低焊缝含氧量,使钎焊连接处能力增强,而含氧量高,不利于钎焊连接处能力。
故推荐采用TP2磷脱氧铜。
(2)管材壁厚
①按照GB/T18033,铜管材分为A,B,C三类,并按照工作压力及壁厚分类,可按照设计及工程需要选用。
②选择管材壁厚的控制因素不是标准中A,B,C类规定的较大工作压力,而是与管材配套的管件产品和行业标准GB/T11618-1999,CJ/T117-2000中规定的公称压力等级1.OMPa和1.6MPa。
对大口径管材DN≥100时有2.5MPa的公称压力等级。
在建筑给水系统中应根据工程中系统的工作压力。
接口型式。
管道规格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选择的管材及壁厚。
在满足系统公称压力前提下应尽量选用C类壁厚管材。